close

 

 

    大眾旅遊在操作時都以人的立場來思量,大抵以安全及遊客滿意為基本要求。生態旅遊是一種兼顧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環境教育及社區福祉的旅遊方式,考慮層面多,操作細節要求也多,不只顧慮到人的安全與遊憩滿意度,也顧慮到環境資源的保育及友善利用,因此每一環節都須儘量顧及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環境教育及社區福祉之原則,那是綜合考量與融合操作的手法。操作者本身需有生態旅遊基本知能,才有可能不將生態旅遊搞成大眾旅遊。以下省略安全及遊客滿意這二個旅遊最基本應注意的事項不談,僅以「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社區福祉」的角度綜合討論生態旅遊操作實務上的相關層面注意事項,供推動單位、社區、業者及各界有興趣人士參考,也請大家惠予指正:

 

 

壹、 遊程安排方面

 

一.行前通知應提醒事項:

 

1、 為愛護地球實踐環保,落實生態旅遊精神,請務必自備手帕、水杯、水壺(行程中提供桶裝水可自行裝水)、環保餐具、盥洗用品(毛巾、牙膏、牙刷、刮鬍刀、浴帽、梳子)、輕便拖鞋、雨具等。

 

2、 請穿著戶外活動衣物(長褲)及鞋,自備個人藥品、健保卡、遮陽帽、換洗衣物、相機、手電筒(夜間生態觀察必備,看螢火蟲則自備紅色玻璃紙包覆燈頭)。野外活動切勿穿著拖鞋、涼鞋。

 

3、 生態旅遊注重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環境教育,研習全程請減少製造垃圾,不驚擾動物,不採摘植物,多觀察旅遊地(或社區)營造生態旅遊環境的用心。

 

4、 儘量減輕行李重量,以減少交通運具耗油量。

 

二.具豐富的自然資源或人文景觀,有故事且可有效管理之路線或區域為優先規劃之行程。

 

三.保育意識強烈、樂於推動生態旅遊、有統一接洽窗口、有回饋機制、有遊客規範、有總量管制之地(社)區應優先納入遊程。

 

四.須有雨天備案。

 

五.不主動提供拋棄式雨衣,若已提供,請遊客細心穿脫,以利多次使用,不製造用過一次就丟的垃圾。

 

六.小團體成行,減輕旅遊地環境負荷。

 

七.依照環境資源特性(如候鳥季)規劃適時遊程。

 

貳、 餐飲方面

 

1.遊覽車上不提供瓶裝水或杯水,減少碳足跡與塑膠廢棄物。可以提供桶裝水,遊客則自備水壺或水杯。

 

2.餐廳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碗、筷、匙、杯、塑膠桌巾等),減少垃圾量及兼顧健康(不會吃下因熱溶出之毒素)。

 

3.遊客自備環保餐具、水壺、水杯,必要時就不會用到一次性餐具與瓶裝水。

 

4.請餐廳提供適量菜色,不要過剩造成浪費。

 

5.請餐廳減少肉類菜色,多以在地、當季、無農藥蔬果入菜,減碳又健康。

 

6.請餐廳提供公筷母匙,吃合菜可衛生取食。

 

7.如食用餐盒,則不附免洗筷,並做好廚餘回收與垃圾分類。

 

8.食用自助餐夾菜時不言不語,衛生取食。

 

 

 

叁、 旅宿方面

 

1.事前鼓勵遊客自備沐浴用品。旅宿業者不主動提供一次性沐浴備品(如沐浴乳劑、毛巾、牙膏、牙刷、刮鬍刀、浴帽、梳子……),遊客有需求再拿(甚至須購買)。

 

2.旅宿業者使用壁掛補充式沐浴乳劑(儘量提供天然成分、無化學香料之洗髮精、沐浴乳)

 

3.旅宿業者在客房與浴室適當處張貼節約用水用電叮嚀卡片。

 

4.旅宿業者在床頭提示鼓勵續住者減少每日更換床單、被套、枕頭套之卡片,以減少水與化學藥劑使用量。

 

5.導遊可建議遊客只使用浴室垃圾筒(就是在客房產生的一般垃圾也投到浴室垃圾筒),以減少清洗垃圾筒或更換垃圾筒塑膠袋的需求。

 

6.遊客自備輕便拖鞋,減少使用旅宿業者提供的一次性拖鞋。

 

 

 

肆、 交通接駁方面

 

1.遊覽車或接駁車在個人位置上不提供裝垃圾的小塑膠袋,垃圾集中丟到車上的垃圾筒。

 

2.社區接駁車須投保乘客險。

 

3.社區接駁車出動前應清理乾淨。

 

4.社區接駁車之駕駛最好也具備導覽解說技能,可在接駁過程中,在安全的原則下給予遊客必要的景點說明。

 

 

 

伍、 導覽解說方面

 

一.以掛圖、電腦簡報或其他適當方式進行行前說明:

 

1、 簡要說明遊程、環境資源、安全注意事項及行為規範等。

 

2、 提醒遊客:每隻動物若受閃燈拍攝,全團不超過5次,以免傷其視覺。

 

3、 提醒遊客:生態旅遊不保證看到指標物種,一切隨緣,輕鬆自在。

 

4、 提醒吸菸者於下風處或無人處解癮,不製造二手菸,菸蒂只能丟棄在垃圾筒,不可隨意亂丟。

 

5、 行前說明最長不逾20分鐘。

 

二.隨時注意遊客行為,如有不當動作(例如攀折花木、捉取生物)應適時以適切的方式柔性勸導。

 

三.絕不干擾休息(或睡覺)、交配、育雛、用食中的動物。

 

四.動植物中文名(俗名)不能說是「學名」(學名是一個物種全世界統一的名稱,是以拉丁文呈現的)。

 

五.不鼓勵遊客採摘樹葉、果實、花朵,由解說員撿取飄落地上的素材用以解說即可,如有必要才由解說員採摘極小量供遊客體驗(如微觀、吸聞、撫觸、嚼食)。

 

六.以強力手電筒或探照燈照射動物時,不以光束中心最強光照射,以免傷害動物視覺。

 

七.以強力手電筒或探照燈照射動物時,不要太接近動物(尤其蛙類、蟹類),以免高溫傷害動物。

 

八.不沿途砍除任何植物(尤其蔓藤、喬木類,但外來入侵種除外)。

 

九.帶看螢火蟲前,提供紅色玻璃紙給遊客套住手電筒燈頭,減少光害。

 

十.不讓遊客自行抓取動物(如螢火蟲、青蛙、昆蟲)觀察,必要時僅由解說員抓取放在觀察盒內解說。也不將動物交給遊客傳看,以免遊客抓取力道不勻而傷及動物(如蝴蝶破翅)。

 

十一.解說員抓動物解說時態度謹慎、手腳要輕,時間要短,避免傷害動物。觀察後就地溫柔野放。解說員對待生物的態度與動作就是身教,身教重於言教,在無形中傳遞環境教育。

 

十二.夜間自然觀察時應隨時提醒遊客注意腳下生命,以免踩死蛙類、蟹類等生物。

 

十三.綠光雷射筆(高功率雷射指星筆)只可應用在文物或植物導覽上,不用在導覽動物資源上(如賞鳥、賞蝶、賞螢、賞飛鼠),以免傷及動物眼睛。

 

十四.自然觀察不是只講物種名稱與功用,應介紹該生物的生態特性與生態價值及該物種與生態系的關係,灌輸生物多樣性保育觀念。

 

十五.不講植物藥用,避免遊客不當採摘與誤採、誤用。

 

十六.以適當的輔助教具(如圖片、模型、平板電腦、放大鏡、解說牌、地圖)展示解說內容,取代砍折、摘取或抓取自然資源用以解說。

 

十七.一位解說員帶領10位遊客可得最佳導覽解說效果,最多不要超過20位。

 

十八.免費導覽文宣品(如摺頁、手冊、光碟)只發放給有需要者或願意閱讀者,以免濫發形成垃圾與浪費資源。

 

十九.解說員見到路邊瓶罐、菸蒂、紙屑時應主動撿拾,一方面維護環境景觀,一方面也是以身作則給遊客看,教育遊客不要亂丟垃圾。

 

 

 

陸、 社區利益方面

 

1.儘量將餐飲、住宿、解說、接駁、購物之需求由社區提供服務,讓社區相關業者獲利,並從而關心在地環境。

 

2.業者獲利應有回饋社區機制,讓社區全員分享生態旅遊利潤,從而共同關心在地環境。

 

3.社區提供之服務(如餐飲、住宿、解說、接駁或購物),儘可能分配多家或輪流,力求利益均霑,不獨厚社區某業者。

 

4.旅遊業者或遊客務必讓社區成員知道遊客到此一遊是因為該地環境保育良好,自然或人文資源豐富,讓社區以環境為榮,並樂於成為在地環境的守護神。

 

 

 

柒、 其他

 

1.業者與遊客或遊客與遊客相互間傳送數位相片檔留念即可,不必洗成相片,以減少化學藥劑使用量。

 

2.生態旅遊地(如社區)對主要的生態旅遊自然資源應有巡守、監測,甚至棲地復育之作為,以確保核心資源之永續利用。

 

3.生態旅遊與大眾旅遊界限是模糊的,唯有推動單位、業者、社區、遊客都謹守生態旅遊原則與規範,戰戰兢兢從事生態旅遊業務,才能確保生態旅遊不走樣,環境資源不遭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生態旅遊
    全站熱搜

    慕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