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系民族的關係

        在漢人大規模遷居台灣之前,台灣早已為南島語系民族所居住。南島語系民族在人種上屬馬來人,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民族;分佈地區西起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越過印度洋直抵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北起台灣,南到紐西蘭。台灣是南島語系民族分佈的最北端。居住在台灣的南島語系民族,可分為原住民族與平埔族群,其中原住民族共有十六個族,多數保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習慣和部落結構,不過也正面臨急速現代化的問題;平埔族群則多已失去原有的語言和習俗,亟需強化語言文化振興。

 

一、誰是平埔族?

 

        平埔族是分佈在蘭陽平原、東北角、北海岸、臺北盆地、西部海岸平原到臺南、高雄、屏東一帶,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Lingustic Family)的一支。由於地緣上濱海的因素,平埔族與亞洲其他地區的南島語族,一直以舟船互有來往;卻也同樣因地緣關係,當臺灣浮現於世界歷史的舞臺後,不得不首當大量來臺之外來人群政治、經濟、語言、文化等力量的衝擊。因此,自17世紀始,平埔族就面臨族群文化認同與抗爭、消失與保存的危機。

 

        有關平埔族的人口統計,最早見於荷蘭時代的戶口調查表,當時的總數大約在4-6萬之間。日據時代的幾次調查,也約略在4-6萬之間﹔而自從戶籍資料的種族欄取消後,平埔族的人口,便不容易估算了。

 

        儘管如此,當20世紀初,日本人在臺進行民族誌的各項調查、研究時,仍能多少藉諸族群的地緣關係、部落起源與移住傳說的歷史關係、社會組織形態的社會關係,及體質、語言的異同等原則,對平埔族提出科學的分類。

 

二、平埔族的分類

 

      「族群」概念的引進與實際操作上的分類,大致成形於日據初期的調查研究者。1895年臺灣割日後,殖民政府為了有效治理臺灣,花費許多人力、物力,對臺灣南島民族從事民族學、體質人類學等領域的調查與研究。因此,由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首開其端,在大分類上延續清代的「高山」、「平埔」兩個範疇,其下劃出的族群將近二十支。

 

        平埔族群的分類,各家學者甚有出入,普遍來說,大致可分為:噶瑪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道卡斯(Taokas)、巴宰(Pazeh)、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Makatau),簡略介紹如下:

 

    噶瑪蘭族,19世紀前主要分佈於蘭陽平原;40個左右的部落,以蘭陽溪為界,分散於溪北、溪南海拔大約5-10公尺的低濕平地上。荷蘭時代的人口,約有1萬人左右﹔漢人入蘭時(1810年),則為5千人上下。道光、同治、光緒年間,由於生存競爭壓力大,族人除在宜蘭境內小幅移動或遷往今三星鄉外,不少人亦遷往花蓮,開創新天地。

 

    凱達格蘭族,是馬賽人、雷朗人、龜崙人三群人的總稱。馬賽人,主要指北濱地區的金包里、大雞籠、三貂三個社群;雷朗人的分佈,以大漢溪、新店溪流經的臺北平原為主;龜崙人,大致散居在林口台地的南崁溪流域、大漢溪中上游到桃園一帶。

 

    道卡斯族,指鳳山溪到大甲溪之間新竹、苗栗、臺中縣地區的原住民;即清代以後,所謂的竹塹社、後壠五社與蓬山八社等三大社群。

 

    巴宰族,為清代中部地區歷史舞臺上最活躍的民族;以岸裡、朴仔離、阿里史、烏牛欄四大社群為主,分佈在環繞豐原,北起大甲、南到潭子、東至東勢、西迄大肚山,大安溪與大肚溪之間的地域。

 

    拍瀑拉族,主要有大肚、水裡、沙轆、牛罵四社;地理分佈上,係在大肚溪以北、清水鎮以南、大肚臺地以西的海岸平原。

 

    巴布薩族,有東螺、二林、眉裡、半線、紫仔坑、阿束、馬芝遴、巴布薩等社,大致分佈在大肚溪以南,到濁水溪以北的地域。

 

    洪雅族,分佈在北起臺中縣霧峰、南迄臺南新營以北的地帶,可以分成LloaArikun兩支,約有十三社。

 

西拉雅族,一般又區分為兩群:西拉雅四大社──即原住於臺南平原的新港、大目降、蕭壠、麻豆四社,及大武壠四社──原住於臺南縣烏山山脈以西,曾文溪流域平原地帶的頭社、霄里、芒仔芒、茄拔四社。

 

馬卡道族,原住於鳳山地方高屏溪到大武山腳的廣大平原上,即清代文獻中非常著名的「鳳山八社」。

 

 

本文摘錄自原住民委員會網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原住民
    全站熱搜

    慕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